必一运动B-sports官方网站为您免费提供二手工业机器人,码垛机器人,焊接机器人等相关信息发布和资讯展示,敬请关注!

媒体报道

NEWS AND INFORMATION

工业机器人综合服务商

“天玑”机器人上岗:辅助诊断 精准开刀 对症下药

发布时间 : 2020-08-07

央广网北京8月6日消息(河南台记者王淑洁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晚高峰》报道,“机器人医生”为您开刀,您敢想象么?近日,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、骨科领域技术先进的机器人医生“天玑”,在河南省人民医院“上岗”。主刀医生从手术台移至电脑前,身份由“操作者”变为“监理人”,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。机器人做手术到底是什么感觉?

 

  “这是机器人的‘眼睛’,这台主机就是机器人的‘大脑’,这个就是机器人的‘手臂’,等会儿在手术中将会发挥大的用场。”在河南省人民医院E30手术间,骨科二病区主治医师蔡滕介绍了即将开展手术工作的机器人医生“天玑”。它由机械臂主机、光学跟踪系统、主控台构成。有了它的参与,主刀医生可以从手术台上移至电脑前,身份由“操作者”变为“监理人”。

 

  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主任刘涛说:“‘天玑’机器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,目前为止,是全世界在骨科领域全方位、各个部位在创伤、脊椎、骨盆、关节等多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应用的智能化的一个平台。它让医生从手术台上转向了电脑屏前,重要的光学设计、影像设计、导航设计,这些跟踪都是目前在骨科领域最新的应用。”

 

  此次患者进行的是股骨颈端骨折微创手术,有了机器人的协助,一改以往十几厘米切口创面,仅3到4毫米就能实现精准手术,解决了此前骨科手术视野差、精准难、不稳定的三大技术难题。但有人提出疑问,把身家性命交给机器人,放心吗?据了解,“天玑”正式“上岗”前,完成了产品系统设计、定位模块设计、系统精度控制、临床试验等多道核心技术难关。有了扎实过硬的技术和医生“智慧”的输入,练就了手术台上的“快、准、稳”。

 

  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主任刘涛介绍,机器人进行手术前,会由医生团队进行手术路径规划、电脑系统全程把关指挥;光学跟踪系统透视洞察到肌肉骨骼的每一个深处,实时监控手术环节;机械臂运动灵活、操作稳定,能深入关键区域实施治疗,从而降低医生操作难度、缩短重要时间,将手术的精准和可行性提升到全新高度。刘涛说:“创伤非常小,我们设计好的路径进行操作。对病人干扰非常小,更谈不上大量出血,病人恢复非常快,很多术后第二天病人没有任何感觉,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。极大减少病人费用,有的病人术后第三天、第四天基本上就能出院。克服了以前做手术不精不准,医生疲劳。它的精准度达到了亚毫米,低于1毫米,0.8毫米,这种精准度是人类极限达不到的。”

 

  如今,有越来越多的“机器人医生”走上临床岗位大显身手。在河南省人民医院,记者见到了机器人团队,有和外科医生并肩作战的“达芬奇”“Mazor”等手术机器人;还有“沃森”“嵩岳”“晓医”等在肿瘤患者诊疗方案制定、眼科快速诊断、智能导医等领域发挥着聪明才智的机器人。在有着30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刘涛看来,手术机器人的运用已经进入了常态化模式,机器人的到来,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,改变了患者的看病体验。刘涛说:“原来觉得机器人是很遥远,现在确确实实已经深入到每个病例了,进入到常态化、应用化、实用化、实战化这个阶段。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走向了精准化、微创化、智能化、导航化。和在这之前的医学相比,是一个革命性的进展。”

 

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王静远表示,随着科技的进步,未来机器人作为医疗领域的辅助诊断,大有作为。王静远说:“医疗是非常专业的领域,传统上来说,医疗创新领域的工作绝大多数都是由专业技术人员,也就是我们的医生来完成的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,像虚拟现实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现在也越来越多应用到医疗辅助当中,帮助医生做一些重复性工作,把医生解放出来,同时也能提升医生的诊疗水平。相信在未来,在医疗行业中,可以由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参与的领域越来越多,比如从进入到医院的分诊、到医疗影像、辅助看片子、做诊断,再到现在的手术辅助机器人等。当然我们同时也要看到,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中也存在很多挑战性问题,包括安全性问题、解释性问题、伦理性问题等,这些问题也都是科学界探索的前沿,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,这些问题都会逐步被解决,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医疗的辅助将会有更大更广阔的空间。”

相关标签: